在球迷心中“建业”早已成为了一张生动的城市名片
地名+赞助企业名+队不是东亚各国国内足球联赛的惯例吗?西欧好像是纯地名,我印象里只有东欧和独联体那边才有“顿涅茨克矿工队”这样奇怪的名字
日本联赛也是中性名。
不知道这样会不会降低投资方的兴趣……不过也没差,反正现有的政策一会儿一变,投中国球队真不如买个外国球队
学习别人的时候,言必称学习国际先进性;该改自己的时候,又强调中国的特殊性——这就是中国足协。
虽然要求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改中性名这一消息早已是众所周知,但当此前足协开完专项治理工作会之后,这一举措的正式发布还是让很多俱乐部手足无措,同时伤透不少球迷的心。
如果不遵守这一政策的俱乐部,都将失去新赛季的中超资格。有消息称,除了大连人本身就符合标准之外,另一只中国足球的老牌球会上海申花也相对安全,因为现有的申花品牌和该俱乐部没有任何关联。
实际上,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的规定,大部分老牌俱乐部同他们的球迷都不愿将沿用多年的队名更改。像北京国安、天津泰达就明确表示不愿意更改俱乐部名称,无论是球迷还是俱乐部,都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河南建业虽然发起了向球迷征集新名字的活动,但在其官方微博上也表示,“建业”不仅仅是足球,更是一种文化与生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河南建业球迷俱乐部的声明——“我们之间的羁绊不容他人胡乱作为而消亡!”,仅仅这一句话就已经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河南建业这一名称经过了26年的沉淀,在球迷心中“建业”早已成为了一张生动的城市名片,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就能感受到球迷愤怒背后的不甘。
尽管足协更改中性名这一做法的初衷是在于让足球文化更好地深入人心,结合地域化特点令球迷产生共鸣,从而得到传承足球地域文化、传承俱乐部历史、打造百年俱乐部的目的与国际接轨。但正如这一通知下发之后外界对此的反应一样,“一刀切”的做法并不为球迷认可,毕竟这一刀“切”下来,的确“切”断了球队更名频繁的情况,但同时也“切”断足协与球迷之间本就并不牢固的联系。
央视主持人韩乔生指出,一些俱乐部名称早就超脱了商业的范畴,成为了城市的文化符号。“提到上海申花、河南建业、浙江绿城,几乎没人会第一时间想起企业名。天津泰达就更不一样了,这本来就是天津经济开发区的缩写!而国安早已不是中信国安控股,但新东家中赫集团还是依然尊重传统,并没有抛弃‘国安’这两个字。”
他还表示,一味地效仿表面的光鲜亮丽,急功近利做表面工程,无法解决问题,反而给中国足球出了难题。似曾相识的改变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几回,全新的政策又已经板上钉钉。无论如何,先期待“半途而废”不要再出现。
虽然足协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俱乐部股权多元化,解除俱乐部股权结构过于单一的隐患,但这种硬性的“一刀切”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非议。对于北京国安、河南建业、天津泰达这些老牌俱乐部来说,名字早已超脱于本身企业的含义,成为本土足球文化的一个象征。如果不顾投资人20多年的付出,忽视当地球迷几乎两代人风雨追随的足球记忆,要强行抹去这一文化符号,此举不但不利于老牌俱乐部足球文化的传承,也忽视了球迷们多年付出的感情。
足协表示,不要简简单单起名,要尊重城市文化。然而让一些颇具代表性,早就成为足球文化的名字消失,难道就是尊重文化了吗?
俱乐部更名看起来是“一句话”的小事,在实际操作层面却面临重重关卡,涉及了多个环节和部门,需要多方协调——而这恰恰是改革的“大学问”所在。
其实相较于现在的做法,早在前几年有消息称在中超元年2004年之前进入职业联赛且名称延用至今的俱乐部不用更改就人性化很多。用如此理性的方式解决如此感性的问题,就怕最后却换来了四个字——矫枉过正。
中国足球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远非简简单单的中性化名字就能够改变。
(微信公众号《陶说足球》——只谈足球,不谈风月,可花边可深度,每天一篇精彩足坛内容)
做这种事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任何时候都不晚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阵痛,阵痛之后会更舒服
其实改革本身问题也不大,问题在于你足协主席的私心太重,恒大原来改叫广州队,改就改呗,偏偏你主席的出身地,上港队改了个上海海港队,明摆着就是要简称“上港队”,换汤不换药,玩这种小伎俩,足协居然还通过了,要不要脸?贱不贱?于是乎就冒出了“恒久远大”“国泰民安”这些。连换个名字这种改革都不是出于公心,玩小伎俩,你的其他改革能是出于公心?
根据知名媒体发布的新闻来看,新赛季中超联赛的改制基本已成定局了,各类新政策的广泛推出,对联赛的促进作用必然是明显的。虽然,暂且不知道这“促进”是正向还是负面,不过,在黑暗的环境中,任何向前的探索都该是被鼓励的,不破、不立。
吸引大众目光相对比较多的,自然是外援出战政策的调整。据悉,新赛季中超外援政策的放宽,将会是必然,相比过去的收紧估计新赛季会鼓励俱乐部多买外援,多给他们机会发挥,来提升比赛的观赏性。“报7上5”的原则,是个突破;过去的“7654”将会成为了历史,新的“7655”会是新的政策。
对此,中文社区也展开了相关的投票,对改革持正向态度的绿茵迷,达到了离谱的95%,由此可见,大家对新任班子的安排,还是很认可。除了中超联赛外,剩下的中甲联赛也同时增加了相关的安排,允许更多的外国队员出战,看的出,政策还是保持了很好的一贯性。
还有,各俱乐部的一线队冠名权利,也会进步被放宽。相比上个时期带来的中性名改革阵痛,新任领导的改革力度还是很大的,算是彻底推翻了前面的要求和规则,回归到了过去的样子。不过,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待商榷好,暂时在官方层面来说,还没有正式宣布。
如果,可保持多上外援加上重回赞助商的模式,那么企业必然会再次回归到中超联赛来。俱乐部必然会因此拿到更多的收益和利润,在买人方面必然会更加大手笔,队伍的竞争会激烈,比赛的观赏性会向昔日水准努力回归。看起来,正面效应更大的。这也是绿茵迷相对支持的模式,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联赛能够更好看、更激烈、更市场化,这些政策的初衷必然与这些相对。
只不过,企业的信心肯定是远远不如上个金元时代那个足够了,毕竟,经历了朝令夕改的问题,他们也是“怕了”。就此,足协必须要用自己的公信力来背书,至少在这几年中出台的政策,必须可靠的,再出台、推翻、出台、重来,相信没有任何企业想要加入了。这是底线。
还有,准入政策的问题暂时也没解决好,据悉,50家待评估企业有42家完成,可还有这8家存在问题的。对此,足协还要更加“上心”,努力保证每个机构都能公平被对待。
评论